梅州拥有2个中国古村落及26个广东古村落,你都知道几个?又去过几个?本期开始将陆续为您介绍这些古村落,您可以好好计划一下,拎起行囊去挖掘古村落里的客家之美吧!
被誉为“客家民居第一村”的茶山村位于梅州市水车镇西面,距梅州城区三十公里,与唐代著名的“水车古窑址瓦坑口”相隔二公里,县道荷水畲公路贯通全村,交通便利。村内原有一颗古油茶树,故而得名“茶山村”。
茶山村源于明代初期,逐渐兴盛,清末达到鼎盛期,村中现存34座传统民居,其中绍德堂为明代建筑,有五百多年历史,村中有三百多年历史建筑三座(萼辉楼、创毅公祠、伯荣楼),二百年以上历史建筑五座(畅云楼、德崇楼、司马第、培元楼、承庆楼),其余大部分历史建筑均在百年以上。
茶山村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据资料记载,至废除科举制度期间共有进士、贡生、监生以上称谓者48人,村内仍保存有16根楣杆石。近现代,茶山村的大夫第里出了个北伐梅军参谋长黄新华,培元楼里出了个国民党四星上将、抗日名将黄琪翔,云汉楼里出了个嘉应首富、新加坡四大财团之一黄澐辉,资政第里出了个全国妇联原副主席黄甘英等,访云楼里出了个被人称为“鲩精”的黄康华。
绍德堂
五百年黄氏宗祠绍德堂,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明代宫廷式建筑,单堂屋。清代、民国期间多次重修。
绍德堂形似蝙蝠,正厅恰如蝙蝠的嘴巴,左右两侧的偏厅正如蝙蝠的翅膀。
据说,当初开基祖在建此宗祠时听说离茶山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宗祠形似老虎后,担心此蝙蝠形宗祠不能抵挡住它的风头。于是,他带着一个风水先生去看那形似老虎的宗祠,风水先生看到这个老虎处于沉睡的状态,便告知开基祖可以放心地兴建蝙蝠形宗祠。风水先生选定的宗祠动工时间是在全村烛火熄灭的一天晚上,可是,当到了动工的那天晚上,眼瞅着村民的烛火一盏盏熄灭,进入梦乡。对面一吴姓人家的烛火却偏偏迟迟未能熄灭,原来那户吴姓人家的一个老妇在干活时睡着了,忘了熄灭烛火了。这可急坏了绍德堂的开基祖,要是天亮了,就不能动工了。无奈之下,宗祠赶紧动了工。后来,这个祠堂的建成不仅仅荫庇了黄姓子孙,让黄姓人家成了茶山村人丁最旺的姓氏,还庇护到了那晚唯一没有熄灭烛火的吴姓人家。
绍德堂宗祠的大门不是正中朝向池塘的,而是侧向祠堂正厅的。据说,当时,开基祖的夫人上官氏和风水先生都特别喜欢吃鸡肝。可是,在宗祠动工期间,上官氏只是自己独享鸡肝,没有拿一丁点给风水先生,这让风水先生非常生气。一气之下,在建好宗祠的正厅后,他决定不再给这户人家相风水了,收拾好包袱准备离开。有一个丫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风水先生喜欢吃鸡肝的秘密,并把这件事说给上官氏夫人听。上官夫人听后,命人准备好一大袋的鸡肝让风水先生带走。拿到主人送的鸡肝后,风水先生便跟开基祖说,他是肯定要走的,不过他会搬张椅子坐在祠堂正门方向的对面,只要工人们朝着他坐的方向来做祠堂的正门就可以了。开基祖按照他说的吩咐工人。于是,风水先生天天都朝着宗祠正门的朝向坐着喝茶,这让做宗祠正门的工人纳闷极了,觉得这个风水先生非常讨厌,怎么天天都坐在那里来监督他们。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宗祠的正大门终于完工了,它的朝向就是风水先生当时坐的位置的正对面,侧向祠堂正厅,而不是正中朝向池塘。
绍德堂的正厅,殿堂式建筑。正中堂匾是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亲笔题书的。
萼辉楼
萼辉楼约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为黄伯能所建。坐东向西,二层四杠屋。依山就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萼辉楼的形制体现了梅县地区清中期客家杠屋的特点。
楼主黄伯能,族谱记载“公富有巨万,勤俭居身,中年后往返大江南北,坐贾行商,无不如意,家资弥丰。”黄伯能回乡后购置良田数百亩,横贯乡间数十里,并修建了萼辉楼,他的六个儿子也由此发达兴旺。
远眺萼辉楼。
萼辉楼硬山式外大门,高台基依山就势。
双轴线的厅堂布局。
创毅公祠
创毅公祠外观
大门题额
伯荣楼
伯荣楼目前已无楼名堂号可循,族谱记载伯荣公曾建“天卷楼”,因此推测为同一建筑。伯荣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扩建,初为二堂二横,扩建后为二堂四横的走马楼,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伯荣楼是被称为“中国不可多得的雕塑家”黄心维的故居,少儿时代的黄心维,对美术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抗日战争期间毅然投笔从戎,建国后任职于沈阳鲁迅艺术学院,香港汇丰银行前的两头狮子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伯荣楼外观。
伯荣楼堂屋主门。
左堂屋。
右堂屋。
“文革”时,黄心维受到冲击,被“遣送”回了故乡茶山村。期间,他90多岁高龄的母亲不幸去世。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黄心维以家乡的瓷土为材料,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母亲。
畅云楼
由清朝守御官黄毓秀建造,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该建筑形制为三堂四横,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是村中最大的建筑之一,有十厅九井,整栋楼石的用量极多,内堂装饰精美。
畅云楼外观。
残存的部分清代碑刻。
畅云楼东立面,主轴线上由东至西依次为池塘、围墙、内庭院门坪、厅堂、天井。为悬山式三堂四横合杠楼。
畅云楼轩棚式外门楼彩绘。
畅云楼寓意吉祥的屏风门浮雕
畅云楼三进式堂屋,其中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中堂是该楼的华彩乐章。
畅云楼中堂彩绘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的梁架。
畅云楼中堂彩绘。
福禄石花窗。
德崇楼
德崇楼竣工时间约为清乾隆、嘉庆年间(1790-1800),创建人黄毓腾,是清朝嘉庆年间布政司经厅,地位显赫,德崇楼占地面积约2100余平方米,雄浑高大,前有开阔的禾坪,墙身平直高耸。内部堂屋装饰精致华丽,熠熠生辉,流传至今的堂镜、堂牌仍可一窥当年宅邸的富贵荣华。
司马第
司马第外大门
培元楼
培元楼约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黄毓增所建。该楼形制为二层三杠屋,坐东南向西北,轴线上设厅堂、天井、楼梯间,抬梁式结构。斗门署“培元楼”三字,对联“培创始宇,元堂安康”点明楼名来历。内部现在还存有黑色镶金木雕屏风,典雅庄重,寓意吉祥。
培元楼屏风金木雕(局部)
培元楼是黄琪翔祖居。黄琪翔作为中国抗日名将、爱国将领,曾担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党人之一,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任。
承庆楼
承庆楼约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为黄毓源所建,该楼形制为二层三杠屋。
进士第
由黄庆捷建造,约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该建筑形制为双堂两横,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庆捷公子孙较发达,访云楼、大夫第、儒林第皆是其子孙所建。
资政第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黄南生(钧选)的父亲黄镜堂始建。黄镜堂于80岁高龄受封资政大夫,在荣膺这一人生荣耀之际,兴建资政第,可见建屋于客家人之重要性。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中西合璧。黄钧选之女黄甘英为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常委。
儒林第
建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黄菊华、黄绮华、黄彬华创建。儒林第为硬山式二堂二横屋,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070平方米,后有双层护坡和风围树,堂屋左侧正立面设外大门,坐西向东,花瓣形外门坪,七字形步级台阶,台阶栏杆线条曲线流畅,别具一格。
儒林第斗门上书“进士”,左右各有一联“继志述事”和“善积庆余”,正门署“儒林第”,有对联“继承先志,善于人同”。对联首字组合为“继善”,点明继善堂这一堂号的来历。
儒林第原悬挂上堂屏风的堂匾
翼诒楼
由黄杏麟、黄国麟兄弟建造,约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占地约1335多平方米,是二进二横方型围屋,两层结构。
同德楼(七杠走马楼)
由黄荣发、黄玉庭建造,1920年落成,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俗称七杠走马楼。
同德楼内木栏杆:
大夫第
大夫第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黄超华、黄新华兄弟兴建。黄新华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第一次北伐时任梅军参谋长,后任南非洲各埠筹备员,孙中山亲笔委任状尚存。
建筑坐东南向西北,为二堂四横屋,占地面积近1400平方米。
云汉楼
云汉楼约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由黄添秀(澐辉)创建。云汉楼坐东南向西北,双堂二横屋。占地面积约660平方米。大门门额署“云汉楼”,正门对联“云霞灿烂,汉族光明”。黄澐辉号称嘉应州首富,致富后不忘故土,除建筑云汉楼外,还兴建云汉女子学校,并为绍德学校兴建出资。
访云楼
访云楼1920年由旅居印尼富商黄康华兴建。访云楼坐东北向西南。为硬山式二堂三横屋,其中右侧二横屋,左侧一横屋。建筑由池塘、门坪、堂屋、横屋、天井组成,占地面积约1780平方米。
对于访云楼,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传说访云楼建楼主人黄康华出生时暴雨如注,婴儿生下来时人头鲩身,接生婆惊骇万分,即用木盆覆盖,即可转变人身。黄康华儿时全身鳞斑隐约可见,村人称为“鲩精”,言其宜居水茂之地,后来黄康华经商于岛国印尼果然发迹。据说,主人在访云楼上堂所绘的鲩鱼戏水图,正是为了突现自己与鲩鱼的不解之缘。
抟云书屋
茶山村早期兴建的书塾,具有一定的庭园建筑风格,布局合理,且有厨房卫生间等,为典型的家族私塾学校。
中央电视台在拍摄茶山村清代私塾抟云书屋。
云汉女子学校
对于缺乏文化知识的劳动妇女,男人远方鸿雁传书,所邮寄钱银如何使用,购买土地修建家宅的官府文书如何誊正,村里急需一所女子学校,黄澐辉出资在自家云汉楼对面盖了五六间书房,平整了一个院子,命名为“云汉女子学校”。
绍德学校
晚清,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潮流之下,茶山村也发生了变化,外交家、归乡贤达黄钧选审时度势,倡建了这座绍德学校,得到族中黄澐辉、黄康华、黄杏麟等人的积极响应和鼎力资助,于1911年建成。学校占地2000多平方米,设施完备,可容纳三百学子。
茶山村自助游参考路线:
从梅城江南加油站出发,行约6公里上梅龙高速,高速行驶约17公里,在梅南/水车出口下高速,进入国道G206,往汕头方向行驶11.5公里可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