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通州逐步由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政策扶持的焦点。业界普遍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通州连接京津冀三地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助于其打响头炮。
落日下的通州运河。
通州应发展向东战略 与“北三县”深度融合
在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看来,通州建设成国际新城的时机已经成熟,完善公共服务、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强轨道交通的布局和谋划等都是未来建设的重要内容。
1、打破城市病就要打破单中心格局
11日闭幕的北京市委全会提出,北京将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在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坊间传说多时的将通州建成行政副中心之举,终于尘埃落定。
一些专家指出,行政副中心的迁移,是北京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破解首都大城市病、实现功能疏解的关键和标志性动作。
非机动车道停满了汽车,行人不得不在车辆的夹缝中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华南城市规划院院长胡刚表示,这是落实好中央对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定位的务实之举。将政府的部分行政功能从过度拥挤的中心城区疏解出来,不仅能够通过资源和服务的流动,带动远郊新的副中心真正建设起来;同时,在涉及巨大利益调整的疏解问题上,政府率先带头,也会给央企、事业单位等起到表率和带动作用。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建设行政副中心要认真总结北京中心城发展的经验教训,一是进行前瞻性规划,把轨道交通建设提早谋划,做到规划引领人口产业布局,防止在副中心“摊大饼”,要留下永久的农田、绿地,预防新的“城市病”,而不是等人来了资源到了再建设;二是尽快疏解北京公共服务资源,增强副中心服务能力,争取在2017年取得明显的进展;三是按照跨区域的战略思路,谋划通州副中心与燕郊、大厂、香河、武清、宝坻等河北和天津区县的联动发展。用一张蓝图,把通州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先导区。
燕郊今日楼盘突涨到1万6-1万8。
此外,专家认为,要警惕房价先行炒作,影响整体大局。近期,通州不少楼盘单价已经从原来的2.5万元左右涨至3万元以上,燕郊近期有楼盘已经涨到单价1.8万元。 12日,记者致电通州和毗邻的河北燕郊、大厂多个售楼处,均被告知目前“预售暂停”,称“接下来售价肯定要上涨,具体涨幅开发商还在研究”。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周边的卫星城市房价肯定会有一定的上涨带动,但如果过度炒作上涨预期,把协同发展异化成借北京疏解大搞房地产开发,会导致要素难以流动,削弱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的动力,又建成新的“睡城”,缺乏持续长远发展动力。
2、产业、教育等资源向燕郊等地疏解引导
北京市委全会表示,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为此,北京将加大“以业控人”“以房管人”力度,城六区争取下降15%左右,使人口资源环境与首都城市战略地位相协调,让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事实上,近年来,尽管北京采取了全国最严格的落户政策,但从2000年到2013年,常住人口仍增加857万人,年均增长超过60万人。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专家指出,如果严守底线,在5年多的时间内,北京还有不到150万人的增长空间,换算下来,每年不到25万人。赵弘表示,人口过多是 “大城市病”的核心表现,尤其在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通过南水北调依然不能解决北京的用水矛盾,要考虑“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防止人口规模失控。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表示,人口疏解是首都功能疏解的核心和敏感问题,光靠户籍制度和行政限制调节行不通,必须从城市功能设置这一源头进行引导。只有通过产业、医疗、教育资源的对外扩张,让住在北京郊区的人可以方便地就业、上学、就医,才能吸引人们外迁。
目前,北京在产业限制目录、城市改造方面正在加大力度。 2014年,北京市已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2家,搭建了30个产业疏解合作平台,推进产业转移疏解项目53个,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36个。西直河石材市场、动批市场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已经陆续开始搬迁,3月20日,长安街上的最后一根烟囱——国华北京热电厂熄火,全年还将再调整3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除此之外,一些中心城区内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业也在控制规模。东、西城区已严禁再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位于二环的天坛医院将整体搬迁至丰台,而位于河北燕郊的燕达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签署协议共建京东地区最大的脑科中心。同时,不少高校也在北京远郊和河北等地建设新校区,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都在良乡建设本科新校区,北京化工大学的秦皇岛校区也即将开工建设。
3、规划日渐清晰
通州,正在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通州新城建设正在提速。
北京通州潞城棚户区改造
在通州区的政务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2015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城区用地控制范围155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新城中心区约48平方公里,包括运河核心区、协同发展区、生活配套区和发展备用区四大功能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就是通州要以重塑一座城的姿态来面对京津冀整体发展的需求。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通州的规划已经从概念开始落向实地。
事实上,早在2012年,北京就正式提出了聚焦通州、打造功能完备的国际新城战略。与此同时,通州新城核心区的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14年,通州明确作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桥头堡位置。作为配套,通州区近年来还提出了“一核五区”的现代化国际新城框架,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都取得了明显的突破。
2015年两会之后,通州建设再一次步入提速通道。年初,通州获批试点北京积分落户政策,这无疑是吸引优秀人才、推动国际化的有力举措。
当发展的梦想照进现实,和沉睡的通州一起苏醒的,还有众多配套服务业。根据规划,未来整个轨道交通建成以后,将有10条轨道交通在通州境内穿行,这里将会是北京轨道交通网络最密集的新城之一。
而备受关注的“一核五区”规划,目前也已经有了新的进展。资料显示,通州新城未来规划的155平方公里,城区48平方公里,先期发展运河核心区是16平方公里,也是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发展的战略引擎区,是疏解中心区商务功能,提升消费功能,聚集文化功能的重要的空间载体。五大区域包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将打造成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整个区域规划了一到两个综合性的国际医院和八到十个专科的国际医院;通州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生态高端总部聚集区;而国际组织聚集区,也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研究工作。此外,还有通州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区域,多个项目相继落户,其中环球国际影城已经开始动工,2018年将开门营业。业内人士认为,环球影城项目属于高精尖产业项目,可以吸纳大量就业,丰富北京市旅游的业态,建成后,不仅通州受益,北京东部的几个区县都会受益。
与此同时,通州还分布十大产业园区,都分布在高速公路周边,除了商务园、物流基地以外,其他的区域都是属于中关村扩园以后的一区十六园的范围内,享受中关村1+6的政策。
4、配套最受关注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北京“做减法”态度之坚决。
而对于承接转移一方的河北,2014年从京津两市引进资金3757亿元,占引进省外资金总量的51%。
燕郊国际企业社区
专家指出,要真正打破“一亩三分地”,还应在两方面加强突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王玉海表示,应该以产业地域集群为载体来推进京津冀的产业转移桥梁:研发可以放在北京,但生产制造和销售都转移出去,由此而来的税收分享机制下一步也要突破。如果没有利益共享机制,税收都在转出地,转移地只解决了就业,税收很少,会导致各地竞争大于合作。
此外,专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考、退休保障、医疗异地结算等民生工程应当先行破解。
燕郊本地资讯APP
旨在建设燕郊本土意识与自我认同感
帮助新移民完善本地社交关系,融入本地生活
更多精彩,点击下载 燕郊新移民APP
评论列表